以下是一个完整的 Shell 脚本,用于实现 Nginx 日志按天切割、压缩,并自动清理 30 天前的旧日志文件。
#!/bin/bash
# 定义日志目录
LOG_DIR="/var/log/nginx" # Nginx 日志目录
DAYS_TO_KEEP=30 # 保留最近多少天的日志
# 检查日志目录是否存在
if [ ! -d "$LOG_DIR" ]; then
echo "错误:日志目录 $LOG_DIR 不存在!"
exit 1
fi
# 获取昨天的日期(用于日志切割)
YESTERDAY=$(date -d "yesterday" +%Y-%m-%d)
# 切割日志文件
if [ -f "$LOG_DIR/access.log" ]; then
mv "$LOG_DIR/access.log" "$LOG_DIR/access_$YESTERDAY.log"
fi
if [ -f "$LOG_DIR/error.log" ]; then
mv "$LOG_DIR/error.log" "$LOG_DIR/error_$YESTERDAY.log"
fi
# 向 Nginx 主进程发送 USR1 信号,重新打开日志文件
if [ -f /var/run/nginx.pid ]; then
kill -USR1 $(cat /var/run/nginx.pid)
fi
# 压缩昨天的日志文件
if [ -f "$LOG_DIR/access_$YESTERDAY.log" ]; then
gzip "$LOG_DIR/access_$YESTERDAY.log"
fi
if [ -f "$LOG_DIR/error_$YESTERDAY.log" ]; then
gzip "$LOG_DIR/error_$YESTERDAY.log"
fi
# 清理 30 天前的旧日志文件
find "$LOG_DIR" -type f -name "access_*.log.gz" -mtime +$DAYS_TO_KEEP -exec rm -f {} ;
find "$LOG_DIR" -type f -name "error_*.log.gz" -mtime +$DAYS_TO_KEEP -exec rm -f {} ;
# 记录操作日志
echo "$(date '+%Y-%m-%d %H:%M:%S') - 日志已切割、压缩并清理完成。" >> "$LOG_DIR/nginx_log_cleanup.log"
日志目录
LOG_DIR
定义了 Nginx 日志文件的存储目录,默认是 /var/log/nginx
。你可以根据实际路径修改。日志切割
access.log
和 error.log
文件重命名为 access_YYYY-MM-DD.log
和 error_YYYY-MM-DD.log
,其中 YYYY-MM-DD
是前一天的日期。USR1
信号,通知 Nginx 重新打开日志文件。日志压缩
gzip
命令将切割后的日志文件压缩为 .gz
格式,以节省磁盘空间。日志清理
find
命令查找并删除 30 天前的旧日志文件(文件名格式为 access_*.log.gz
和 error_*.log.gz
)。操作日志
nginx_log_cleanup.log
中,方便后续查看。/usr/local/bin/rotate_compress_clean_nginx_logs.sh
。chmod +x /usr/local/bin/rotate_compress_clean_nginx_logs.sh
/usr/local/bin/rotate_compress_clean_nginx_logs.sh
crontab -e
添加以下内容:0 0 * * * /usr/local/bin/rotate_compress_clean_nginx_logs.sh
权限问题
确保脚本以具有足够权限的用户(如 root
)运行,否则可能无法删除、重命名或压缩日志文件。
测试
在生产环境中运行之前,建议先在测试环境中验证脚本的正确性。
日志轮换
如果已经配置了 logrotate
来管理 Nginx 日志,请确保脚本与 logrotate
的配置不冲突。
备份
如果需要保留某些重要日志,可以在删除前备份到其他位置。
压缩文件格式
脚本使用 gzip
压缩日志文件,压缩后的文件格式为 .gz
。如果需要其他格式(如 .zip
),可以修改脚本中的压缩命令。
通过这个脚本,你可以实现 Nginx 日志按天切割、压缩并自动清理旧日志,有效管理磁盘空间并保留必要的日志记录。
本文来自博客园,作者:dashery,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ydswin/p/18664322
参与评论
手机查看
返回顶部